【书 名】徐志摩译作选(故译新编)
【作 者】徐志摩 著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索书号】I11-51/3887(4)
【阅览室】社科一阅览室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浙江人,“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家。他在剑桥期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翻译了大量的欧洲诗作。
徐志摩作为著名的现代诗人,其创作作品广为人知,而其所译的西方诗人的经典作品,不仅语言优美,也为当时的中国诗坛创作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是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简介
《徐志摩译作选》精选徐志摩翻译的诗歌、散文、随笔等汇编成一册,主要译作包括英国的莎士比亚、维尔莫特、布莱克、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拜伦、济慈、哈代、萧伯纳、劳伦斯,德国的歌德、海涅、尼采、席勒,美国的惠特曼,古希腊的萨福,法国的波特莱尔,印度的泰戈尔等文学家的诗歌和散文的译作。
“故译新编”系首次对二十世纪以来的兼具文学家与翻译家双重身份的译者进行的一次代表性译文的整理汇编,包括了诗歌、散文、小说等主要文学体裁。
该丛书注重翻译的创造性、生命力和思想性,收录了开风气之先、勇于创造的翻译家之作,对文学有着独特的理解与阐释、赋予原作以新生命的翻译家之作,以及“敞开自身”,开辟思想解放之路的翻译家之作。
本辑亮点:
经典的文学内容:精选莎士比亚、勃克莱、雪莱、济慈、波特莱尔、歌德、尼采、艾略特、泰戈尔等一大批世界文学巨匠的诗歌、散文、小说等经典文学作品,极富文学生命力。
开风气之先的翻译家:本辑十位译者本身也都是文学家或学者,在中国文学和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期时,他们吸收了外来文学和先进思想的营养,创作了经久不衰的经典文学作品,也以他们富有个性的文学翻译为中国文学输入了新的血液,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学养分。
一流的选编团队:本丛书邀请了著名翻译家、浙江大学资深文科教授许钧和著名翻译理论家、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谢天振担任主编,组织了杨武能、黄建华、王友贵、王宏印、宋炳辉等国内现代文学研究和文学翻译理论界的一流专家学者进行选编。每位专家学者还撰写了深入浅出的前言以帮助读者理解每部译作选诞生的时代背景与文学特色。
1.《徐志摩译作选》系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故译新编”丛书之一种。该丛书精选五四前后的文学翻译家独具个性的“故译”,注重翻译的开放与创造精神,收录开风气之先、勇于创造的翻译家之作;注重翻译的个性与生命,收录对文学有着独特的理解与阐释、赋予原作以新生命的翻译家之作;注重翻译的思想性,收录“敞开自身”,开辟思想解放之路的翻译家之作。希望能在新的时期赋予其新的生命、新的价值。
2.该丛书由著名翻译家、浙江大学资深文科教授许钧和著名翻译理论家、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谢天振担任主编,组织了国内文学翻译理论界的一流专家学者担任选编者,并撰写了深入浅出的前言帮助读者理解每部译作诞生的时代背景与文学特色。
3. 徐志摩作为著名的现代诗人,其创作作品广为人知,而其所译的西方诗人的经典作品,不仅语言优美,也为当时的中国诗坛创作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是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言/序言
徐志摩,原名章垿,新月派代表诗人、散文家。1897年生于浙江海宁,1915年从杭州一中毕业后,先后就读于沪江大学、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的预科。1918年自费留学,先后在美国克拉克大学历史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系学习,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20年转赴英国,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旁听,后转入伦敦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不久即放弃学业,投身文学(特别是诗歌)的研习与创作。1922年秋回国后,继续从事诗文创作并先后在南北方几个大学执教,直到1931年11月19日死于意外空难,结束了他36年短暂而浪漫的一生。
在当代读者心目中,徐志摩是一位风流倜傥的浪漫诗人,特别是经黄磊、周迅、刘若英等明星在电视剧《人间四月天》(2000年)中的柔情演绎,再现了诗人与林徽因、陆小曼、张幼仪、凌叔华等才女的情感纠葛,徐志摩更成为现代人想象中的“大众情人”了。
不过,在一般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中,知道徐志摩也曾在文学翻译上下过功夫的恐不多。这位经受五四启蒙思潮洗礼的新诗人,虽未必担当翻译大家的盛名,却在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上做出过许多努力,也提出过重要翻译主张,在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更有像“沙扬娜拉”“翡冷翠”等带有徐志摩独特标记的译词,至今仍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也不经意间出现在我们的话语中。
徐志摩的文学翻译及其跨文化交往,显然与他青年时代的留学生涯分不开。特别是留英期间,他不仅阅读了大量西方文化、文学经典,尤其研习了英国浪漫派诗人的大量作品,还借助特殊机遇,与许多英国文艺界精英人士结识交往,他们包括哲学家罗素,作家哈代、萧伯纳、威尔斯、狄更斯、卡彭特(徐译嘉本特、)、曼殊斐儿、福斯特,文论家瑞恰慈、奥格登、弗莱伊,以及经济学家凯恩斯、传记作家斯屈奇、汉学家魏雷和翟里斯,如果再加上他当时想见而终未得见(或后来才得以交往)的外国作家,人数则更多,也就不限于英国作家了,譬如意大利作家邓南遮(徐译丹农雪乌)、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印度诗人泰戈尔,等等。
作为诗人,徐志摩的创作也是从模仿西方诗人,主要是英国浪漫派诗人开始的。哈代、济慈、雪菜、罗塞蒂、布莱克,还有印度诗人泰戈尔,都是他所崇拜并深受影响的诗人偶像;他还直接以那些他崇拜的外国作家或艺术家为题,写下大量具有浓厚异国情调的优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