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动物的社会行为
【作 者】(英)尼可拉斯·廷伯根 著
【出版者】华夏出版社
【索书号】Q958.12/1224
【阅览室】赭山校区理科与法学阅览室
作者简介
尼可拉斯·廷伯根(Nikolaas Tinbergen),荷兰裔英国动物学家与鸟类学家。1973年,由于他与卡尔·冯·弗利、康拉德·洛伦兹在动物个体/群体行为的构成和刺激研究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三人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精于实验设计,善于在复杂的环境背景发现诱发动物行为的原因,著有《本能研究》《动物的社会行为》《银鸥世界》等代表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尼克拉斯·廷伯根的代表作之一。本书是以生物学进路阐释社会行为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对动物的交配、群体生活、争斗、合作等行为的研究,力图阐释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发展变化的机制,特别注重行为的功能、因果机制及其进化。
廷伯根在书中认为,行为生物学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描述行为的内容及其发生背景;第二阶段则要通过实验进一步探讨行为的动机、发育和生存价值,并尝试重建进化过程。因廷伯根的开创性贡献,他和洛伦茨及弗利同获首次颁发给行为学研究者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此书已经成为经典。许多卓有名望的职业生态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都曾证言,正是此书将他们引向正确的轨道,特别是,给了他们信心去实现自己花时间观察野外动物的愿望,并将他们的爱好变成科学训练。
—— G. P.贝朗茨,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
廷伯根的最突出的一项贡献是:为了验证他自己的和其他人的各种假说,他设计出了各种极为精妙而具有广泛效应的验证方法。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97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致辞)
要说行为科学的学生及研究人员绕不过去哪些著作,廷伯根的作品当属其列。
——《自然》杂志
这本书无疑已成经典,很明显,它是动物行为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之作。廷伯根用一种饶有趣味的方法对动物行为进行了研究,在同类作品中,这是极为罕见的。
——《生态学报》
《动物的社会行为》序
彼得·汉德克在《无欲的悲歌》中写道:“自从了解了人,我就爱上了动物。”大抵,有时候,人比动物还残忍,更缺乏合作和同情心。想一想办公室政治和奥斯维辛,人类内部争斗的历史千古延续,于今不绝。当然,能够反思斗争之恶,并从争斗走向合作,也是人类更重要的一面。
科学家研究动物,是想透过动物行为和认知来了解人之为人。人也是动物中的一类,人和其他动物彼此之间分享了一些基本特性。生物和社会的交叉是20世纪生物学和社会学的重要交叉研究领域。社会学学家赵鼎新教授早年研究昆虫,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后来研究社会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任教于社会学重镇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这种治学转变背后也自有其内在逻辑。
威尔逊1975年出版巨著《生物社会学—新的综合》影响深远;曾于1989年被国际动物行为协会评为历为重要的动物行为著作。不过,威尔逊对动物的社会行为研究并非首创,在他之前已经有不少生物学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本书作者廷伯根就是先驱之一,他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对动物行为进行了深入的观察研究。
廷伯根生于1907年,逝于1988年,是荷兰裔英国动物学家,现代行为生物学的奠基者之一。他自幼就痴迷于生物行为尤其是鸟类生活,《动物的社会行为》就充满了对银鸥、三刺鱼、鳟眼蝶 、蚂蚁、蜜蜂等动物的详尽观察描述。廷伯根与生物学家洛伦茨合作,重视动物行为的演化,并将行为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用于研究人类行为,例如婴儿孤独症等。廷伯根著有《本能的研究》《动物的社会行为》及《银鸥世界》。因为关于动物行为研究的开创性贡献,他于1974年和洛伦茨、弗里施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这标志着行为学研究得到了主流科学的承认。值得一提的是,以《自私的基因》而闻名学界的道金斯就是廷伯根早年的学生。
廷伯根善于设计实验,在复杂环境背景中去寻找诱发动物行为的原因。这就意味着他需要在真实的场景下进行实验调查,因为只有没有干扰地观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才能获得真实的数据,从而形成合理的因果推论。这是欧洲行为生物学家的主要工作模式。与之相对,美国比较心理学家主要在实验室条件而非自然环境下工作,专注于研究大白鼠等少数几种动物的认知。前者重视真实场景,后者重视模拟场景,是科学研究的两种主要进路。20世纪下半叶,两大学派交融互补形成了生物学的新研究方式。本书荷兰语初版于1946年,英文初版于1953年。回头来看,正是奎因自然主义哲学的蓬勃时期,奎因拒斥分析与综合的截然二分,反对经验主义的还原论,接受整体论。尤其在语言学上强调通过行为反应刺激建立意义,这些都暗合于行为生物学的基本预设。
译者刘小涛教授研习科学哲学、语言哲学有年,以逻辑分析、语言分析见长学界。因探究乔姆斯基语言方案,而了解洛伦茨的“生物化康德”研究取向对乔姆斯基的影响,开始涉足动物行为研究领域。亚里士多德、培根、笛卡尔、莱布尼茨都曾探究动物行为。更好地理解人自身以及人所处的自然世界,乃哲学家和科学家共有之目的。动物是自然界的重要构成,对动物行为的恰当理解也是逻辑实证主义者心中“科学的世界概念”的组分。
认知科学兴起以来,学界研究多集中于人类认知。近些年,动物行为研究和动物认知研究(如动物心灵)逐渐升温。《动物的社会行为》乃动物行为研究的经典之作。不管是意在人兽差异,还是好奇动物认知,抑或关心社会行为,此书堪称案头。塔外观象,不啻佛头着粪,祈请读者诸君见谅。谨以为序。
梅剑华 2020年12月10于太原山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