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全球艺术史:十三世纪的艺术


【书 名】全球艺术史:十三世纪的艺术

【作 者】()阿莱西奥·蒙恰蒂 著,袁钰晰 译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索书号】J154.609.2/4494

阅览室花津校区社科阅览室二


作者简介

阿莱西奥·蒙恰蒂,意大利作家,曾在佛罗伦萨和比萨学习。前马克斯·普朗克协会成员,比萨高级师范学院研究员和布雷拉美术馆工作人员,自2005 年以来,他一直在莫利塞大学教授中世纪艺术史。十三世纪一直是他重点研究的内容,他研究的领域还有十二世纪的版画和教会家具、乔托和艺术史。已出版多部著作。

袁钰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意大利语专业。在校期间曾在意驻渝总领事馆秘书部、环意旅行社等单位实习。翻译书籍有《L先生的秘密》等。

内容简介

《十三世纪的艺术》为“全球艺术史”系列丛书之一,主要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十三世纪在意大利以及其他欧洲地区艺术风格的形成、发展与影响,重点分析了艺术的产生背景和艺术特征。本书时间跨度大,内容广泛,涉及绘画、雕塑和宗教建筑等多个方面,并配有大量高清图片,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罗马古迹与罗马艺术

关于格里高利的作品《罗马城奇迹故事》,我们只了解其中被引用的一段文章。英语和英国文化可能感受到了罗马遗迹的魅力,而这些古迹见证了十三世纪的没落与新世纪的崛起。格里高利了解史料,几番讨论挑选出来的东西和现代作家,例如拉瓦丁的伊尔德博尔特,图尔市的大主教博学者,他引用抒情诗,还赋予遗迹以教育意义;索尔兹伯里的乔万尼,他是沙特尔学院派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此外,他还是古迹的欣赏者和专家,比如他欣赏颂扬个人功绩的古迹。然而,这种具有教育意义的方面是被知识和审美共同促进的。格里高利对形式方面异常敏感,同时他也被精湛的技艺所激励,后他启发人们通向十三世纪的大门。

在格里高利的眼中,古代的雕塑就是追求真理的体现:当我们驳斥那些荒谬的传说,当我们不断地想知道如何完成某事时,当我们追究那些尚不清楚的细节,比如螺旋柱。然而古罗马基督教或者同时期的古迹不在格里高利的视线之内。偶然的情况下,他提到了圣彼得的地形学并回想起教堂的建造就像破坏的过程。他使用了由古迹提供的珍贵的大量资料。

古罗马艺术创造与古迹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系。十二世纪末是极其重视古典文化的一段时间,尤其是对人物形象的关注。科斯马式艺术(arte cosmatesca,是一种流行于十二至十三世纪罗马地区的大理石马赛克装饰艺术,因早起源于科斯马家族而得名)的特点是用古老的大理石碎块装饰于墙面,之后它被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随后这种艺术风格更多应用在了形象雕塑上。尼古拉·安杰洛和彼得罗·瓦塞雷托一起完成了“城墙外圣保罗大教堂的大烛台”。这个作品上重叠交错的花纹、动植物、耶稣受难与耶稣复活的历史故事构成了多彩的几何装饰。那些生动的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都一致参照了古代即早期基督教艺术。不过,同时某些浅浮雕不同于早期基督艺术的风格,缺乏古代艺术的特性。但是这部分作品依然保留了基督教的特点,没有脱离中世纪和西西里艺术风格特点,例如塞萨奥伦卡大教堂和萨勒诺大教堂的装饰。

字号设置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