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陶庵梦忆译注


【书 名】陶庵梦忆译注

【作 者】[明]张岱 著,夏咸淳 刘海琴 译注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索书号】K248.066/1223(5)

阅览室花津校区社科阅览室二


作者简介

张岱,一名维城,字宗子,号石公、陶庵、蝶庵、天孙、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籍四川绵竹,故又自称“蜀人”、“古剑”。明末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他厌恶程朱理学,鄙薄八股,渴望个性解放。明亡后由通显之家跌落为普通农户,生活艰难,但他每以松梅自况,并发愤著述,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琅嬛文集》《石匮书》等三十多种著作。张岱能诗善文,散文尤为出色,以“小品圣手”名世。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并称“浙东四大史家”。

夏咸淳,1938年生,江苏建湖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明清文学研究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明代文学与文化、明清上海文学与文化、中国山水美学。曾任古代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兼职有上海古典文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古典散文研究会常务理事、山水旅游文学学会理事、明代文学学会理事、上海作家协会会员等。主要论著有《明末奇才——张岱论》、《晚明士风与文学》(获上海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1993—1994年度著作奖)、《情与理的碰撞——明代士林心史》、《明代山水审美通论》等。主编《古代趣文百则》《历代小品文精华鉴赏辞典》《中国古代文苑精品》《中国智慧故事集》《全译四大智书》(《智囊》《经世奇谋》《智品》《益智篇》)等。参与编写《中国文学史学史》(获2007年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和2004年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上海文学通史》(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三等奖)、《嘉定四先生诗文选注》等。个人古籍整理成果有《张岱诗文集》《陶庵梦忆注》《明清散文赏奇》《张岱散文选集》《明六十家小品文精品》《明清山水园林记选》(《明清闲情小品》之二)等。另发表论文、评论文章百余篇,散见于《文学遗产》《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报》等出版物。

刘海琴,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内容简介

《陶庵梦忆》八卷,收文一百二十余篇,篇幅短隽有味,代表晚明小品的极致。张岱借鉴宋人《东京梦华录》《梦粱录》诸书,以回忆录的形式追述往昔繁华。书中所载多琐屑之事,涉及城市胜概、山川景物、风俗人情、文学艺术各个方面,人物多为市井众生和文艺界名流,如画师、琴师、工匠、花匠、艺伎、优伶、说书先生、杂技演员等,皆为之传神写照。全书洋溢着一种鲜活的人文气息,闪耀着新兴市民文化色彩,表现了张岱对这种新文化、新世相的欢迎赏悦和对故国家园的深深追怀。

本次出版《陶庵梦忆译注》,以清咸丰二年(1852)伍崇曜《粤雅堂丛书》本为底本,参校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王文诰编次批评本,清乾隆四十年(1775)金忠淳《砚云甲编》本,原上海社科院文学古代研究室主任夏咸淳、上海社科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刘海琴对《陶庵梦忆》各篇(包括自序)共128篇文章详加注释并全文翻译,注释相较流行诸本,有补缺,有修正,并增加不少新注。如卷一《钟山》“燖所”“王应华”诸条;卷二《孔庙桧》“三百七十有四年”“八十一年”为张岱误记诸条,《鲁藩烟火》“端门”条,《岣嵝山房》增注“李元昭”;卷四《不系园》“界尺”“小梧”诸条,《世美堂灯》“二尹”条;卷五《扬州瘦马》“撒帐牵红”条;卷六《齐景公墓花樽》“乾阳刘太公”条;卷七《品山堂鱼宕》“罩者抑之,罣者举之”条,等等。译文流畅传神,尽可能地将《陶庵梦忆》的奇文妙语恰如其分、妥帖圆融地表述出来,帮助读者领略张岱散文创作的造诣和语言艺术的精妙。

字号设置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