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我的阅读观——改变从阅读开始
【作 者】朱永新 著
【出版者】漓江出版社
【索书号】G40/2530(5)
【阅览室】赭山校区文科阅览室
作者简介
朱永新,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朱永新教育作品”(16卷)等,著作被译为英、法、日、韩、俄、蒙、阿拉伯语等28种文字。主编有“当代日本教育丛书”“新世纪教育文库”“新教育文库”等30余种图书。先后多次主持承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国教育十大风云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等,先后获得国际儿童读物联盟首届“IBBY-iRead爱阅人物奖”、“一丹教育发展奖”等奖项。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他的阅读观和新教育实验阅读项目的成果汇集。围绕倡导阅读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营造书香校园与学生自惯的培养、学市的建设与群众性阅读活动的开展、新教育实验“共读共写共同生活”项目等问题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分析,系统阐释了阅读对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的价值和意义。用全面深刻的阅读理念,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弘扬阅读文化,建立人们的阅读信仰,希望人们能通过阅读改变自己,改变我们的学校,改变我们的城市,改变我们的民族。
改变,从阅读开始(代序)
阅读意味着改变。通过阅读能够改变我们的一切,改变我们自己,改变我们的学校,改变我们的城市,改变我们的民族。
我无数次这样表达过我对于阅读的意义和价值的基本观点: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我们在新教育实验过程中总结出了这样一个阅读理念: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这五句话,构成了我的阅读观。
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我们很少认真思考:每个人的精神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个体精神成长的历程是怎样的?如果把精神成长与躯体成长做个比较的话,躯体的成长更多是受遗传和基因的影响,个体的精神成长却不完全依靠基因和遗传,而与后天阅读息息相关。
个体的精神发育历程是整个人类精神发育历程的缩影。每一个个体在精神成长过程中,都要重复祖先经历的过程。这一重复,是要通过阅读来实现的。
人类的历史有很多的精神丰碑,要达到或者超越那些精神高峰,阅读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径。只有通过阅读,通过与孔子、孟子等先贤达人的对话,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只有通过阅读,通过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交流,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境界。
人类精神的阶梯就这样随着重复阅读不断延伸。如果没有这样的重复,人类的精神就会退化,就会衰落;没有阅读,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境界可能还远不如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们,甚至还不如更早以前的历史阶段。
我推崇书籍阅读而不是网络阅读。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在书里。尽管我国目前的网络阅读人数已经超过了纸质阅读人数,但我认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还处在离线状态。网络上更容易吸引眼球的是信息、广告和娱乐的内容,人类的理解,特别是人类理性的洞察力,通过网络很难获得,智慧的内容在网络上更是凤毛麟角。对人类思想的进化而言,对个人思想的发展而言,从信息到知识再到智慧,就像一个金字塔,它是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发展的过程。唯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巅。将每一个人的智慧汇总起来,才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
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但一定可以变得更加智慧。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的品位和气象。有些人相貌普普通通,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令人如沐春风,你会觉得他深邃厚重,觉得自己得到很多启迪。人的相貌基于遗传无法改变,但是人的精神可以通过阅读而从容,而气象万千。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拓宽我们生命的宽度,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人的生命长度有基因等先天因素在起作用,而后天阅读可以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宽阔而充实。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欣赏无限的美景,体验精彩人生。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实现我们的人生梦想,但阅读一定可以帮助我们更接近我们的人生梦想。
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