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媒介与性别:女性魅力、男子气概及媒介性别表达
【作 者】徐艳蕊 著
【出版者】浙江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G206.2/2854
内容简介
《媒介与性别:女性魅力、男子气概及媒介性别表达》的主旨,在于通过对中国当代媒介性别形象的梳理——由劳动妇女形象,到大众文化中的魅力女性,再到以网络为平台女性的自由表达,以及这种表达对男性气质的建构产生的影响,探析性别观念和性别生产机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讨论消解性别陈规和建立新的更为平等的性别秩序的可能。
媒介与性别的关系并不是一个新问题。
在西方,19世纪后半叶,妇女参政的推动者就已经认识到,若想为女性赢得选举权,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建立女性自己的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1963年,曾担任过记者和编辑的贝蒂·弗里丹出版了《女性的奥秘》一书,认为当时的流行杂志对温顺、呆板的女性气质的宣扬,其实就是对女性的驯化,由此“自然”化了女性的从属地位。《女性的奥秘》的出版引起了轩然大波,它带来的热议很快融人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二次浪潮中去。在这波浪潮的激荡下,针对媒介所塑造的妇女形象的系统性研究也迅速发展起来,并在70年代逐渐发展成为媒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中就出现了对媒介和性别关系的探讨。但是这时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无论从视野和方法上都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联系紧密,几乎可以视为后者在电影研究领域的延伸,因此并未受到传播学界的重视。直到1994年,受联合同第四次妇女大会的影响,传媒研究者才开始正式关注起性别问题,相关论述和实证报告陆续在学术刊物巾出现。此后的十余年间,传媒学者对于性别问题的兴趣逐渐升温,本土的媒介性别研究初步成长发育起来。
媒介性别研究在本土的成长发育,正式本书想要重点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