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放学后
【作 者】〔日〕东野圭吾 著,赵峻 译
【出版者】南海出版公司
【索书号】I313.45/4064(7).2
内容简介
《放学后》是东野圭吾的成名作,以绝对优势摘得日本推理小说界重要的新人奖——江户川乱步奖。正是《放学后》的成功,使东野圭吾决心走上专职写作的道路,才使得后来写出《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成为可能。
在《放学后》中,东野圭吾关注人性、擅长转折的特征已展露无遗。结构精巧细密,谜题设计出色,既有青春的欢笑与忧愁,也有人性的幽微与黑暗,从多角度直击日本社会问题,更给人以警示:当美丽、纯粹、真实的事物被破坏,重视的回忆和梦想被摧毁时,恨意便开始萌发,恣意蔓延开来。
《放学后》是东野圭吾早期本格推理的代表作品。东野圭吾早期创作的作品内容以描写犯罪手法为主,对于《放学后》来说,最为出色的内容,就是描写密室杀人和破解的过程,密室本身的构造虽说简单,但是他为了烘托密室杀人的氛围,独具匠心的设计了两个密室诡计,增加了作品的悬念。
1984年,东野圭吾以《魔球》应征第30届乱步奖,最终入围决选,离拿下大奖仅一步之遥,乱步奖负责人鼓励他第二年继续投稿。东野圭吾第二年应征乱步奖的作品就是《放学后》,《放学后》的题目,取自东野圭吾去金泽旅行时车站附近一家咖啡馆的店名。
在《放学后》这本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上,体现出较多的模仿痕迹,东野圭吾曾在访谈中提到:“16岁时,我很幸运得看到了小峰元的《阿基米德借刀杀人》,然后就完全被它征服。”这部小说获得了第十九届江户川乱步奖,在七十年代的推理界曾引起轰动。小说中涉及的青春校园推理,青年人畸形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手稿、笔记式的叙事结构都给东野的小说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东野创作的《放学后》,在内容和手法就有很明显的表现,《放学后》中东野圭吾写到了利用弓箭的诡计,这得益于1977年时,东野圭吾加入了学校的西式弓箭部,他曾任射箭部的队长,这段经历使他在《放学后》中得到了很好利用。而在酝酿《放学后》这部书期间,东野圭吾与担任某女子学校的代课教师结婚,《放学后》主人公前岛是在女子高中工作的设定的灵感就是来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