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质问希特勒:把纳粹逼上法庭的律师
【作 者】(美) 本杰明·卡特·黑特 著 何远 译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K152/6024
内容简介
《质问希特勒——把纳粹逼上法庭的律师》是一位德国传奇律师的人生传记。汉斯·利滕的父亲是哥尼斯堡大学的校长,迫于父命,他放弃了自己深爱的文学,走上法律之路,成为一名律师。在他27岁时,纳粹已如日中天,为了揭穿纳粹的暴力本性,在冲锋队制造的一起刑事案件中,他申请法庭传唤希特勒作为证人出庭,并利用戈培尔鼓吹暴力革命的小册子,使希特勒当庭丑态百出。因此,希特勒上台后,他便成为首批被投入集中营的囚犯之一,并受尽了党卫军的折磨。此后,在他母亲的努力下,德英两国的多名政要曾试图为之说情,但他们却发现,利滕的名字已成为大独裁者的禁忌。利滕在集中营里去世时,年仅34岁,但如今,他已成为德国律师的代名词,德国律师协会以及德国律协所在的街道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本书讲述了汉斯·利滕的经历,重点则在于1933年之前他在法庭上与阿道夫·希特勒和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的对抗,以及1933年以后他沦为希特勒阶下囚的不幸遭遇及其所表现出的巨大勇气。在最广义的层面上,本书有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魏玛共和国的刑事司法程序的运作方式,以及1930年代德国法治如何走向分崩离析。第二个主题,是对政治行动的道德后果的深入思考。汉斯·利滕和他身边的人们的故事,从根本上而言,是一个道德故事,它紧紧围绕的问题是,面对正义时,个体将何以自处?
在1931年的一桩有关四个纳粹冲锋队员杀死两个工人的案件中,律师汉斯对希特勒进行了持续三小时之久的严厉质问,将他逼入绝境。这种前所未有的挑战让希特勒大为震怒。此时,希特勒尝试要和他的冲锋队划清界限,但勇敢果断的汉斯揭露了希特勒的真实意图,挑战了纳粹的野心。两年后,纳粹夺取政权。汉斯的家人和朋友敦促他逃到国外去,但他留下了,并在不久后被遣送到集中营,在这段艰苦的日子里,他将全部精力集中在翻译中世纪德国诗歌上,与他人分享家人寄来的金钱和食品,教授工人朋友艺术和文学。在达考,犹太囚犯每次被关押在军营里要长达几星期,是汉斯背诵的伟大诗歌抚平了他们受伤的心灵,让他们保持清醒。长达五年的折磨和辛勤劳作,以及一次以失败告终的逃脱让汉斯放弃了活下去的勇气。汉斯的故事是桩悲剧,但正如作者所述,这是一个有关法律人面对强权时的行动与气节的故事。这是首部详细描述汉斯律师的作品,本书还记述了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动荡岁月,以及1933年纳粹执政后所引起的巨大恐慌。
本书荣获2007 Fraenkel Prize现代杰出历史作品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