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翻译史研究方法
【作 者】黄焰结 著
【出版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索书号】H059-09/4492
【阅览室】花津校区社科阅览室一
作者简介
黄焰结,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翻译学博士,香港浸会大学和利物浦大学访问学者,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安徽省外国语言文学学会副会长、芜湖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翻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兴趣为翻译学与比较文学,已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国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译著2部(合译),主编教材1部,副主编省规划教材1部,参编教材多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安徽省重大教研项目和重点教研项目各1项,安徽省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学术资助重点项目1项,省厅项目多项。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翻译史“研究之研究”,作者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现有成果进行分类、述评与阐释。作为翻译史研究的导览,本书探讨国内外翻译史的研究脉络、发展趋势、发现和选题建议,后就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方法提出展望,旨在帮助读者了解翻译史研究现状,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启示。
全书既有理论梳理与方法介绍,又有趋势探究与研究建议,具有学术性、前沿性、引领性,适合高等院校外语或翻译学专业的硕博士研究生、一线教师及研究者参考。
翻译史研究自20世纪中叶日渐兴盛,然而学界对翻译史的书写模式、理论话语、研究方法以及翻译史研究自身还缺乏系统的梳理与探讨,已有的研究成果多为零星散论,与翻译史研究领域当前的繁荣景象不甚相称。本书致力于探索翻译史学理论和翻译史书写模式,旨在使翻译史研究方法走向理论化与系统化。
全书共分为六章:章旨在厘清翻译史研究之“名”,廓清翻译史研究的范畴;第二章对中西方翻译史研究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述评;第三章详论翻译史料的类型、性质与功能,探讨史料搜集、拓展、鉴别、整理和运用的方法与途径;第四章详述跨学科的翻译史研究方法;第五章讨论翻译史研究的内容整合与书写模式;第六章深入思考重写翻译史的原因,并展望翻译史研究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