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
【作 者】孙有中,廖鸿婧,郑萱,秦硕谦 著
【出版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索书号】H09/1945
【阅览室】花津校区社科阅览室一
作者简介
孙有中,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外语教育、跨文化研究、美国研究、专门用途英语。
廖鸿婧,北京外国语大学专用英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教育研究与评估。
郑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美国华盛顿大学英语系应用语言学方向博士,研究方向:现代外语教育、跨文化交际。
秦硕谦,青岛大学外语学院系主任、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育、跨文化交际学、社会语言学。
内容简介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实践意义和研究意义更加凸显。
《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跨文化研究核心话题丛书》聚焦跨文化外语教学,共11章。
《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跨文化研究核心话题丛书》首章为导论;第二章系统梳理了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与发展历程;第三章集中探讨了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原则与方法;第四章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方法;第五至十章分别深入探讨了跨文化领域外语教师研究、培训研究、学习者研究、教学测评研究、教材研究和基础外语教育研究;最后一章对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跨文化研究核心话题丛书》对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与系统建构,具有学术性、前沿性、带领性,可为外语教学研究、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学者,以及从事跨文化教学的教师和培训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前言
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是从跨文化视角对外语教学展开的研究。跨文化视角的引入,对外语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测评、教材、学生、教师等要素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入探索的新问题。该领域的研究在我国外语界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外学术界则可以追溯至20世纪中叶。外语界学者通常所说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大体上指的就是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严格说来,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 communication,又译为“跨文化传播”或“跨文化交流”)研究的范畴要比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大得多。随着全球化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维度的进一步发展,个人、组织、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互动日益频繁,全球外语教育的跨文化转向已成态势,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实践意义和研究意义更加凸显。
本书旨在勾勒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的全貌,纵向溯源至20世纪中叶,横向覆盖中外学术界。全书各章节深入探讨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涉及的各个主题在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脉络、经典理论、重要学者与著述、前沿研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书作者力求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原创性贡献和局限性进行点评,进而揭示当前热点问题和研究空白。
本书共11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至十章的主题分别为:理论溯源与发展;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原则与方法;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方法;跨文化外语教师研究;跨文化培训研究;跨文化外语学习者研究;跨文化外语教学测评研究;跨文化外语教材研究;跨文化基础外语教育研究。第十一章对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勾勒出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基本走向。
本书的读者为从事应用语言学,包括二语习得、外语教学,特别是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的学者。上述领域的硕博研究生可以利用本书十分便捷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话题、视角和方法,了解相关研究的源流、进程和趋势,从而设计自己的研究课题。从事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教师和跨文化培训师也可以从中获得灵感,从而创新教学实践。
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是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其学术积累已有相当规模,世界各国外语界学者纷纷进入该研究领域,国内涉足该领域的研究者也与日俱增,研究成果加速涌现。本书是中国学术界对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学术史进行横向和纵向全面梳理与系统建构的首次尝试,尚存在一些疏漏与不足,期待学术界同仁们不吝指正!
让我们携手推进中国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孙有中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