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探析


【书 名】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探析

【作 者】闻邦椿陈凡王滨郑玲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索书号】N02/3754

阅览室花津校区自然科学阅览室


内容简介

《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探析》探讨和研究当今时代如何运用科技哲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和规则,做好科技哲学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的有关问题。《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探析》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为基础,讨论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其中包括做好科技哲学研究工作的三对核心要素——目的和要求、内容和态度、步骤和方法;主观方面的四项潜能——思想和品德、知识和能力、健康和生命、毅力和战术;客观方面的三个影响因素——机遇和挑战、环境和协调、条件和利用;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动态因素——学习和致用、检查总结和提高;还讨论科技哲学研究及其应用的智能化方法——专家系统,举出有关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应用的若干实例。


前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研究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者所持观点的正确性和所采用方法的科学性,科技哲学研究的侧重点就是探索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应持有的基本观点和所采取的方法。科学技术研究的成功概率及其效率和效益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及所采取方法的科学性,为此,必须深入开展科技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研究。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网络时代,科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用科技哲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科技哲学和科学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具体应用,已成为当今国家和社会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目前有关科技哲学世界观的研究已有许多著作和论文。

根据作者所查阅的哲学书籍和资料,有关科技哲学研究基本观点方面讨论较多,而对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这可能是由于对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研究需要有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等具体工作的实践经验,这就给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提出增加了一定难度。

著名哲学家陈昌曙先生是我国技术哲学的主要创始人,1956年他是东北大学机械系研究生班(即在本书第一作者是研究生时)“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导师,他的思维敏捷,对问题有独立见解。他在著作《技术哲学引论》中明了技术哲学的10个基础性问题,为这门新学科莫定了理论基础。但他的著作侧重于技术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普遍规律的研究,虽然也简单提及科学方法和技术方法,但未对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展开详细的分析与讨论,正如他在书中所说的,在这一方面“但终因缺乏积累不能如愿”。由此可见,没有长期科学研究等工作实践,很难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著名的科学方法论专家孙世雄曾指出,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包括理论与原理、体系与结构、步骤与程序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这是完全正确的。在本书中作者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回答。

(1)科学方法论应以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应用为基础,如逻辑学原理,现代心理学,系统论和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运筹学的理论与方法,数学规划优化和工程优化的理论与方法,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智能化技术、数字化技术),试验方法,预测学的理论与方法等。没有这些理论与方法作指导,是很难完成科学研究任务的。

(2)科学方法论应该有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应该基于做事的三个核心要素,即为什么、做什么、怎样做三个根本性问题展开讨论,并充分发挥执行任务者的主

观潜能,考虑外部的影响因素及做事过程中的动态因素,有正确科学哲学思想作

指导。

(3)科学方法论指出工作的合理程序,包括调研和选题、对问题的剖析及规划、科学实施及对实施过程中问题的处理、检验与评估四个理想阶段。做任何工作都离不开这几个工作阶段。

作者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对科学方法论的三个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和完整的归纳与总结,提出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

作者认为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和其他科学方法论相同,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方法的科学性。本书所提出的科技哲学研究的方法论来源于实践,并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为基础,开展科学技术研究。

(2)内容的完整性。本书建立了完整的科学方法论体系,提出了科学方法论的12条规则。首先从做事的三对核心要素——目的和要求、内容和态度、步骤和方法出发;接着充分发挥研究者主观方面的四项潜能--思想和品德、知识和能力、健康和生命、毅力和战术;还要考虑环境的影响——机遇和挑战、环境和协调、条件和利用;同时要考虑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动态因素--学习和致用、检查总结和提高。从而构成完整的科学方法论体系。

(3)应用的普遍性。既然是科学方法论,它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和部门,也适用于各个行业,如产品设计及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学位论文的撰写、创新和创业、顶层设计和科学实施等;还可以应用于各个行业,如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等。

(4)功效的实用性。本书针对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问题开展讨论,特别从现代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角度讨论个人和集体科技哲学研究和创新方法论,探讨当今时代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其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和运用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同时将其应用于工作实践中,进而提高他们从事各种工作的成功概率、效率和效益。

在这里要特别提出,科学方法论的应用正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采用人工智能的科学方法。例如,采用具有人工智能特点的专家系统对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即调研与选题阶段、规划阶段、科学实施阶段、检验和评估阶段)开展相应的工作,虽然目前高级的专家系统尚处在研究过程中,但可以用一般的专家系统来处理所从事的工作。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应用同样也需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此特别强调,本书所举实例多属于科学研究范畴,但由于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同科学研究方法论在体系和规则方面基本相同,本书实例不仅适用于科学研究方法论,也适用于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

本书共14章。第1章为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研究综述,讨论研究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意义、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方法论应用智能化及可以获取的效果。第2-8章分别论述科技哲学研究的三对核心要素——目的和要求、任务和态度、步骤和方法;四个主观因素——思想和品德、知识和能力、健康和生命、毅力和战术;三个客观因素--机遇和挑战、环境和协调、条件和利用;两个动态因素——学习和致用、检查总结和提高。第9章讨论用科学哲学思想来统领科技哲学的研究。第10章讨论科技哲学研究应具有创新思维及运用创新原理和方法。第11章讨论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智能化及专家系统。第12章和第13章介绍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可应用领域及应用实例。第14章讨论运用科技哲学研究方法论的关键因素和制约因素。

作者在本书创作过程中得到了王维周、刘树英、陈雪莲等的热情帮助,在此向他们致以深切的谢意。书中如有不妥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

2018年3月30日于沈阳

字号设置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