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海上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
【作 者】杜亚雄 著
【出版者】苏州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J609.1/4414
【阅览室】中校区文科阅览室
作者简介
杜亚雄,(1945—),民族音乐学家。曾就读于西北师范学院音乐系、南京艺术学院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81年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历任该院中国音乐教研组主任、音乐学系主任等职,现为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宁波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
内容简介
《海上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东南沿海各地及海上丝绸之路沿途亚、非各国的音乐文化,是作者多年研究丝路文化的成果。介绍了山东鼓吹、昆曲、古琴、江南丝竹、福建南音、广东音乐、海南调声、印尼佳美兰、印度拉格、阿拉伯木卡姆、非洲鼓乐等世界著名的音乐品种,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可读性强。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东南沿海各地及海上丝绸之路沿途亚、非各国的音乐文化,是作者多年研究丝路文化的最新成果。介绍了山东鼓吹、昆曲、古琴、江南丝竹、福建南音、广东音乐、海南调声、印尼佳美兰、印度拉格、阿拉伯木卡姆、非洲鼓乐等世界著名的音乐品种,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可读性强。本书对了解海上丝路各地、各国的音乐,研究古代音乐文化、考察中外音乐交流史等很有助益,也可供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学习参考。
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唐宋时期异常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东南沿海通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运大动脉,不仪运输丝绸,也运输瓷器、香料、药材、宅石,故又称陶瓷之路、香料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包括东海线和南海线,前者通往朝鲜和日本,后者通过东南亚、南亚和西亚各沿海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并和欧洲各国相连。杜亚雄著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东南沿海各地及海上丝绸之路沿途亚、非各国的音乐文化,是作者杜亚雄教授多年研究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最新成果。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山东鼓吹、昆曲昆剧、琴歌琴曲、江南丝竹、福建南音、广东音乐、海南调声、印尼佳美兰、印度拉格、阿拉伯木卡姆、非洲鼓乐等世界著名的音乐品种,资料详实,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可读性强。本书对了解海上丝绸之路各地、各国的音乐,研究古代音乐文化、考察中外音乐交流史等很有助益,可供音乐工作者、音乐爱好者、文史等学科的研究者学习参考。
《海上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发布,古老乐器从宁波走向世界
6月14日,《海上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新书发布会在宁波书城举行。该书全面、系统介绍了我国东南沿海各地及海上丝绸之路沿途亚、非各国的音乐文化,是作者杜亚雄教授多年研究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最新成果。
曾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的杜亚雄是中国音乐学院博导,也是宁波童声合唱团艺术总监、宁波大学特聘教授。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以及匈牙利“社会主义文化勋章”,两次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奖,出版有30多本著作。《海上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是他多年研究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最新成果。
该书全面、系统介绍了我国东南沿海及海上丝绸之路沿途各国的音乐文化,如山东鼓吹、昆曲昆剧、琴歌琴曲、江南丝竹、福建南音、广东音乐、海南调声、印尼佳美兰、印度拉格、阿拉伯木卡姆、非洲鼓乐等,对了解海上丝绸之路各地、各国的音乐,研究古代音乐文化、考察中外音乐交流史等大有助益。
根据杜教授的研究,我国民族乐器中,有许多源于国外,其中大部分是从陆上丝绸之路传入的,包括琵琶、筚篥、唢呐、拍板、锣、钹等,目前从海上丝绸之路传来的乐器,只有扬琴。
而书中一开始谈的就是在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埙。
“埙和宁波有什么关系呢?和海上丝绸之路又有什么关系呢?”
杜亚雄在新书说到,埙最早被发现于河姆渡遗址,在此后的7000余年里,传到了整个太平洋地区。夏威夷出土的埙和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埙是一样的。为什么传到夏威夷了呢?“越人在春秋时期就坐大的独木舟出海,首先到了台湾岛,向南一直到了新西兰,向东到了夏威夷,向西一直到哪里?一直到了马达加斯加,把中国的乐器埙带到了全世界。”
杜亚雄认为,各国的音乐文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得到了交流发展。“没有交流,我们今天不会有扬琴、琵琶、二胡,也不会有唢呐,正是因为有了交流,才丰富了文化和生活,今后我们要通过更多的交流,向各国人民学习,也把我们的优秀音乐文化推广到全世界。”
来源:宁波日报、中国宁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