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扬州碑刻辑考
【作 者】朱明松 著
【出版者】江苏广陵书社
【索书号】K877.42/2564
【阅览室】社科二阅览室
作者简介
朱明松,扬州市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科员,文博中级职称,现就职于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保护处,长期从事扬州地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致力于扬州文化遗产研究,发表《扬州唐子城城墙遗址的保护现状与思考》《程梦星“文学乔君墓志铭”考述》等论文十余篇,参与撰写《六朝文化概论》,具体负责编撰《雷塘数亩田——扬州隋炀帝陵发掘和展示》《风流宛在——扬州文物保护单位图录》等多部书籍。
内容简介
扬州地区碑刻辑录、考证集。稿件收录扬州地区现存的碑刻,每种碑刻均有拓片或实物照片,拓片力求提供清晰可辨的碑文以供阅读,实物照片则侧重于展现碑刻的保存现状。每种碑刻有相应的释读与考证文字,既填补以往碑刻收录的空白,又对收录于地方志书、个人文集的碑文进行勘误。全书共十二章,除第一章为“扬州碑刻综述”外,其余十一章按照碑刻种类分为“园林遗墨”“崇儒遗风”“商会遗事”“宗教遗迹”等,系统、全面地展示了扬州地区的金石文化。
前言
扬州位于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即有“楚尾吴头,江淮名邑”之称。公元前 486 年,吴王夫差在此开邗沟、筑邗城,开启扬州有文字记载的运河城市建城史;两汉时期,扬州发展为一方繁盛区域中心;隋唐时期,扬州是大运河沟通南北交通的咽喉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有“扬一益二”之誉;宋元之际,扬州虽屡经战火,但时有复兴;明清两代,扬州凭借漕运和淮南盐运中心,再度达到当时中国城市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千百年来,扬州人民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也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魅力。
碑刻文物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存,是凝固的城市记忆,蕴涵着城市的人文精神。扬州碑刻类型多样,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这些碑刻,广泛分布于扬州园林、宗教、会馆、祠墓、河道、桥梁等众多场所,是陈列在扬州这片大地上的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扬州碑刻承载着扬州城市历史和文脉,见证着这座运河城市的发展和变迁。系统梳理扬州碑刻文物资源,深入挖掘碑刻文物的历史价值,对传承和发展扬州城市文脉、弘扬扬州作为东亚文化之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文化遗产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文化支撑具有重要作用。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当前,扬州正朝着着力打造国际文化名城的目标迈进,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首要任务就是要深刻挖掘文物资源,让沉睡的文物遗存活起来,从而使名城扬州建设具有更丰富、更深刻的文化内涵。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织出版的《扬州碑刻辑考》,搜集、整理了扬州境内的众多碑刻文物,这是寻找和解读扬州文化之根的重要举措。全书以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形式,用碑刻文物讲述扬州故事,这既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的一次总结与展示,也是让社会公众进一步了解扬州、认识扬州、热爱扬州的一次尝试。
我相信,这部书的编辑和出版,必将激发我们以此为契机,深刻认识城市文化价值,坚守城市文化理想,弘扬城市传统文化精神,守护好、发展好、传承好扬州珍贵文化遗产,在把扬州建设成一座具有世界遗产城市特质的世界名城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