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梵语唐言:从土山湾画馆到辅仁画派的艺术实践
【作 者】姚鹏,陶建平 编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索书号】J209.2/4277
【阅览室】社科二阅览室
作者简介
姚鹏,1956年生,1982年毕业复旦大学哲学系,1984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部,留校任中西方哲学史教研室主任,1993年晋副教授。1994年离职到企业工作,曾任北京万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现退休。著有《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一代宗师伏尔泰》《自由女神的遐想》《改革探索选择》《自由备忘录》等。
陶建平,1957年生,1982年毕业复旦大学哲学系。曾任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局长。现退休。著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八个哲学家》等。
内容简介
《梵语唐言》是一部研究中国近代绘画艺术嬗变历史过程的学术专著。作者举列自己搜集的大量珍贵美术作品,分析了西方绘画艺术对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段的影响,着重从哲学角度探讨清末民国以来中国画家博采西方艺术理念,用于阐发中国民众喜闻乐见的主题。作者侧重介绍了被徐悲鸿誉为“中国西洋画摇篮”的土山湾画馆,以及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享誉世界的辅仁大学美术系。我国以往由于缺少实物参考,对这两个美术机构的研究几乎为空白,《梵语唐言》试图在这个领域做一些有益的、建设性的探索。
前言
天主教在中国传播耶稣福音,相伴而来的还有中国人眼中新异的欧洲绘画艺术,不论明末清初,还是晚清民国,都对当时中国人的审美观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国人的鉴赏品位多了些浓墨淡雅,别样馨香。同时期在欧洲,从宫廷到教会,时常不断地收到来自东方的美术作品,以及对这个古老国家人文地理、民俗风情、科学艺术的介绍,丰富了那里人们对“远在天边”的类族之了解,调整着自身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格局。东海西海,心理攸同。
“东西来去”带来的不仅是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也改变着行为主体自身的方式和态度。从利玛窦的“适应政策”,到“礼仪之争”,再到“本地化”实践,一条波浪曲线勾勒出天主教在中国的积极探索、保守摇摆和无奈选择。天主教在中国从一群心揣理想、无依无靠的“探险者”,经过两百余年的披荆斩棘,成为中国第一次“对外开放”或日“第一次现代化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见证者,又是利益攸关者,也是最大的受惠者之一。否极泰来,盛极而衰。世间事物难逃自然规律和社会进程的魔咒。第二次世界大战打乱了世界以及中国文明的进程,前所未有的经济能力的缩水和社会财富的灭失,使得这个社会难以供养寄附生存的宗教机构。不仅天主教如此,中国的其他宗教也是如此。百教凋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何论绘画?
从土山湾画馆到辅仁画派的艺术实践,人们在中国天主教绘画嬗变中看到了什么?第一,艺术即工具。最初下水尝试者往往谨小慎微,小心翼翼地模仿欧洲同行的成熟作品,为其之用。他们的目的尚不清晰,仅仅为了满足宣教需要。其中有些人久居中国,受中国文化的少许感染,提出“本地化”实践更符合传播耶稣基督福音的效果,比如范世熙神父,他提出了圣像画绘制的改进方向,自己却没有做更多具体尝试,与他在中国从事美术工作的时间短暂不无关系。第二,艺术即目的。土山湾画馆有赖于文化涵养深厚的一代领导人的远见卓识,把一间默默无闻的加工圣像画的作坊,建成蜚声十里洋场的西洋画教育和培训基地,奠定了西洋艺术在中国传播的基础,生根开花结果,新生代艺术家从这里走向全国。土山湾画馆绘画艺术的内涵和外延给时代带来的更多的不是天主教主题的变化,而是绘画技艺的引进、鉴赏力的丰富以及世俗化的扩张。第三,艺术即存在。顾名思义,“本土化”实践本质上是外来的思想和观念与引入地传统的融合过程,外来的东西蜕化扬弃,本土的传统脱尘不凡。辅仁画派历存三十余年,中经战争罹难,“本土化”实践成果得到国际美术界充分肯定,是极少数公认的中国绘画流派之一。对于那些才华横溢的画家来说或许往事如烟,然而他们出神入化的艺术作品一定会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