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南京古舊地圖集
【作 者】胡阿祥 主编
【出版者】凤凰出版社
【索书号】特/K992.5/4773
【阅览室】特藏书库
作者简介
胡阿祥,男,汉族。籍贯上海,1963年7月出生于安徽桐城。先后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4年,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学硕士学位(1987年,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文学博士学位(1998年,南京大学中文系》。1 987年至今,在南京大学任教,历任助教(1987年~1990年)、讲师(1990年~1993年)、副教授(1993年~2001年)、教授(2001年)。现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学科负责人、南京大学一工会副主席。兼职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理事,江苏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六朝博物馆馆长,六朝博物馆理事会理事长,江苏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地方志学会理事,江苏省区划地名协会副会长,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特约研究员,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市区划地名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古都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香港中华辞赋研究院研究员,江苏“名家讲坛”兼职教授,等等。
主要学术领域:中国中古历史与文学,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地名学与行政区划,南京地方史。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搜集从南京建城以来与南京城市发展相关的所有重要舆图资料,是南京建城两千五百余年里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历史图集,全面展示了南京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的历史变迁。全书分为图录和文论两册,图录部分收录约四百余幅地图,按照地图的不同类型分为“大视域地图中的南京”“近世以来志书与绘画中的南京地图”“晚清民国时期测绘南京地图和明清时期南京胜景图”等四卷,还编制了附录《地图存目》。论文部分收录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日本等学者关于南京地图研究论文18篇,集中展示了目前对南京历史地图研究的最新成果。
近年来,国内已经出版了一些城市古旧地图集,诸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重庆、青岛、杭州、苏州、温州等城市的古旧地图集。在中国七大古都中,仅有北京和杭州,西安、洛阳、开封尚在编纂之中。搜罗中国城市的古旧地图,将其汇集成册,推向海内外,对于有着数千年文明史与筑城史的中国诚属必然之举。不过,目前刊行的此类地图集在整理与编纂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即一般只是复制排印了城市古旧地图的图像,而缺少利用这些古旧地图展开专题性研究的论述。
南京城历史文献资源丰富,其中留存于世的古旧地图,既是南京城市历史发展直接的反映,更是开展南京城市研究的基础史料,学界对于南京城市古旧地图集的期盼早就翘首多时。
《南京古旧地图集》以系统汇编和研究历史时期南京城市范围内的古旧地图为学术追求目标,首次对现存的南京古旧地图进行汇集整理,共收录南京古旧地图510多幅,且均配以简明统一的图解文字说明。《图集》分一函两册出版,上册为地图图录,下册为研究论文,首次实现了古旧地图图像汇编与地图研究并重。《图集》提供给学术界的价值和启示,约而言之,有以下几点:
首先,《图集》的图录部分划分为四卷,形象地记录南京城市的历史发展。卷一《大视域地图中的南京》,分别从全球、区域和高层政区视野展示南京城的地理位置;卷二《近世以来志书与绘画中的南京地图》,通过历代志书的附图以及(明)仇英“南都繁会图”和(清)王翚(石谷)“康熙南巡图”彩绘长卷,展现不同时代人们对南京城市形态的空间认知;卷三《晚清民国时期测绘南京地图》,用近代测绘技术实测印制的地图,准确地描绘南京及其郊区的地形和城市布局,反映近一个世纪内南京城市地理景观的变迁;卷四《明清时期南京胜景图》,从明清城市绘画聚焦城市胜景,用图画带给读者南京的历史文化记忆。以上四卷兼顾了古旧地图的各种类型,清晰直观地勾勒出南京城市的历史发展脉络,其作用远胜过单纯的文字描述。
其次,《图集》以“学术价值珍贵典型、版本稀缺、品相完美”为基本收录原则,所收数字地图图像一般选用高清扫描格式,采取全幅兼局部放大的展示方式。各卷地图的著录文字尽可能采用统一格式,并根据地图类型的差异,略有增益或调整。内容包括:原图印刷方式、原图比例尺、原图尺寸、绘制者、绘制时间、测绘与出版、出版时间、本图来源或收藏地等项,为古旧地图著录提供了更为系统的参照模式。《图集》还编制了附录《南京古旧地图集·地图存目》,既弥补了限于篇幅等原因而未能展示的地图图像,又为读者全面了解、进而查阅相关图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与莫大的方便。
再次,《图集》的研究论文部分共收录18篇海内外学者关于南京古旧地图研究与利用的相关论文,这些论文具有典型或代表意义,促进了南京城市历史地理、城市地图学史等领域的拓宽与加深,同样也为后世怎样编纂古旧地图集开创了新的形式、体例和内容。
总而言之,《南京古旧地图集》的编纂,让许多沉睡在中外各大图书馆、档案馆内的地图公之于众,为学界和公众的利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