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經史百家雜鈔

 

               【书  名】經史百家雜鈔

               【作 者】()曾國藩  編纂

               【出版者】中华书局

               【索书号】特/I212.01/8064

 【阅览室】特藏阅览室

 

作者简介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一生著述颇多,所著有《求阙斋文集》、《诗集》、《读书录》、《日记》、《奏议》、《家书》、《家调》及《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不下百数十卷,名曰《曾文正公全集》,传于世。另着有《为学之道》、《五箴》等著作。其中以《家书》流传最广。

 

内容简介

  

    《经史百家杂钞》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在人生事业蓬勃上升期总结提炼中国文化四部精华,形成的曾氏版“国学宝典”。

 

青年毛泽东极为推崇曾国藩人生事业和《经史百家杂钞》,曾多次专门写长信向友人推荐此书,并介绍“国学入门书”《经史百家杂钞》种种优点。

 

本次出版所采用的底本系曾国藩逝世后由其亲近信任的家人和学生群体编辑刊印的长沙传忠书局本,内容权威、文本准确。

 

采用精美宣纸印制,繁体竖排线装保留古典原貌,字大清晰不损伤视力,国内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重磅推出,无论是个人收藏品读彰显人生品位,还是作为馈赠前辈的高雅文化礼品,均系上乘之选。

 

清代的文章选本,在曾国藩之前已经盛行的有两种,即康熙三十三年(1694)吴楚材、吴调侯叔侄编选的《古文观止》,乾隆四十四年(1779)桐城派主将姚鼐编的《古文辞类纂》,两者针对的读者对象有差别,前者重在教学便利,后者更能表达编选者的学术观念,也更受学者重视。曾国藩起初推崇姚鼐,有“粗解文章,由姚先生启之”的说法,但对姚氏的观点也并非完全赞同,尤其不能认可其重词章而忽视经史的纯文人风格,曾氏后来统兵治政,为清廷重臣,对姚氏轻视典志和“治道”也有不满,这些都鲜明地体现在《经史百家杂钞》中。

 

《经史百家杂钞》全书二十六卷,共分论著、词赋、序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志、杂记十一类。相对于姚鼐在《古文辞类纂》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十三类的分法,增加了“叙记”和“典志”两类专论政事和制度的文章,其余的应酬性居多的“赠序”类删去,“颂赞”“箴铭”“碑志”则进行了归并。对此曾国藩自己在全书“序例”中有交待,在承认自己所编新书和姚氏书“论次微有异同,大体不甚相远”之后,又特意强调了自己对经史类文章的重视,“余抄纂此编,每类必以六经冠其端,涓涓之水,以海为归,无所于让也”。对于此种重视文中之“道”的观念优势,毛泽东在该书编成五十年后有准确的剖析,见于其《致萧子升》: “国学者,统道与文也。姚氏《类纂》畸于文,曾书则二者兼之,所以可贵也。”

 

毛泽东认为,国学的内容,应该包括“道”与“文”两个方面,但《类纂》只重视“文”这一方面,而《杂钞》则二者兼之,所以《杂钞》很可贵。毛泽东之所以把《杂钞》作为研习国学的入门书,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杂钞》中包含了“道”与“文”两个方面的文章。这也缘于曾国藩与《类纂》编者姚鼐的编书眼光大有不同,曾国藩虽也着眼于文学辞章,但因他有政治家的胸怀与政治军事实践,因而在编纂《杂钞》时,在相当程度上用的是政治家的眼光,选入了不少涉及古代政治经济制度和军事战例的篇目,姚鼐则主要是以辞章家的眼光来筛选。毛泽东之所以看重《杂钞》,说《杂钞》优于《类纂》并向人推荐,也是因为他不仅仅着眼于辞章,而是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评骘二书。

 

《经史百家杂钞》出版以后,备受文人学子的欢迎,使许多希望得国学之门而入的读书人有了一部精粹、实用的入门书。

 

字号设置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