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名】清代家集叢刊
【作 者】徐雁平, 張劍 主編
【出版者】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索书号】特/Z121.5/2871
内容简介
本书从近千种清代家集(家族诗文集汇刻)中选辑重要者150多种,以区域排序,汇为一编。入选者皆为数代书香之家,绵延不绝。如黎庶昌辑《黎氏家集》、冒广生辑《如皋冒氏丛书》、方昌翰辑《桐城方氏七代遗书》、潘承弼辑《陟冈楼丛刊甲集》、朱珔编《紫阳家塾诗钞》等等。这些家集既有较高的文学鉴赏研究价值,又有着重要的史料钩沉线索,是研究清代家族文学、“家风”和区域文化的重要资料。
我国首部系统整理的《清代家集丛刊》,该书由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徐雁平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剑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发行,从786种清人家集中精选出180余种编辑而成,其中绝大多数为首次出版,是清代家族文学和家族文化研究的一手资料。全书以中国现行行政区划编排,各省市之下,大致按成书时间排序。为了便于读者检索,出版社专门编制了一册索引。
家集文献对当下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家集是集中保存家族文化记忆的物质载体,它所收录的家族事迹及文献资料相对丰富,那些甚至收有家族数百年几十代人作品和传记资料的家集,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清代家集数量的迅猛增加,是明清两代文学中家族观念、地方意识强化的表征,也是大批文学家族出现的一种必然结果。对清代家族文学、家族文化研究而言,家集无疑是一个庞大的资料库;对家集全面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可为清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开拓新天地。家集对颂思祖德、启励后人、寄托家族情思,加强家族向心力、寻觅家族文学的特征和传承、构建家族文学的发展脉络、重现家族成员的文学活动空间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家集的整理和研究有助于人们对地域文化传统的认知。研究家集的最终目的,不应止于解释一族一地的文学现象,而应成为展示中国文学甚至中国文化整体风貌的一个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