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近代世界地理志

                       

                      

                        【书  名】近代世界地理志

                        【作 者】王强 主编

                        【出版者】凤凰出版社

                        【索书号】特/K916.4/1016      

              

内容简介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中,地理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早在嘉庆、道光时期,由于经世思想的兴起,就有学者注意边疆地理的研究。这些研究的动机或许是出于应对边患的考虑,主要包括西北民族地区以及邻近国家的疆界争议地带。这一时期产生了系列的著述,如张穆《蒙古游牧记》、徐松《新疆识略》、何秋涛《朔方备乘》等等。而到了道、咸以下,西方列强多从海上来,为应对变局,域外史地的研究,蔚然兴起,成为时代学术的潮流。


    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前往广州禁烟,它到了广州之后,发现京城传说的夷情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地方,在实学思想的指导下,他展开认真调查,成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林则徐的经世策略中,有重要的一项,就是根据英国人编辑的《世界地理大全》编译成《四洲志》,后来魏源受林则徐嘱托,据《四洲志》编成《海国图志》,同时的徐继畬又编成《瀛环志略》,到了这个时候,近代中国人才开始对世界有大略正确的认识。这些早期的域外地理著述,充满了强烈的经世致用的意味,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说,其书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其前两说时人颇有议之者,而末说则深刻地影响后来的自强运动,成为时代思潮的标志。在晚清以下至于民国时期的域外地理论述,由于西方地理学的传入,取材范围增广,条例益发精密,对域外各国疆域、政体、民情、物产等项,举凡有关富强竞争之道,皆格外致意。作为历史文献,这些著述广泛地记录近代国人认识世界的变化过程,从天朝到民族国家,从柔远经纶到平等外交,在这些文献中都有很生动地体现。在当代的学术视野中,在中西交流、文化史、社会史研究等领域,这些文献也广受关注。


    本编共收录晚清民国以下域外地理文献65种,其中以经济地理、人文地理为多。区域涉及欧洲、美洲以及近邻南洋、日本、俄罗斯等地区。本编中收录了数种教科书,这是因为在近代的新兴思想中,地理学与经世的关系,很早就引起学者的重视,在救亡的压力下,有许多地理学的大学者参与了地理教科书的写作与编纂,甚至有传说,教科书这一个名词,就是由早期的地理学家在编地理教科书的时候发明的。通过本编收录的数种教科书,读者可见一斑。


    编辑这套《近代世界地理志》的初衷,在使旧物重光,古为今用。收录的文献,皆用影印。值得注意的是,丛编之中关于当时的政情、疆界、民俗的叙述,其用语修辞,或有与今天的认识相违背的地方,本着历史存真之意,本编于此皆一仍其旧,希望读者有以鉴别。

 

字号设置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