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屠伟做客敬文讲坛 畅谈从乡野到殿堂:“乐器之王”唢呐的文化探索

编辑:梁秀芳  预审:刘和文  终审:姜长付 

本网讯(文/张千帆 图/严永春)唢呐一声响,乡野入殿堂。11月5日下午三点,敬文讲坛2025年第六讲(总第160期)在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安徽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副团长、唢呐笙专业委员会会长屠伟,以“从乡野到殿堂:‘乐器之王’唢呐的文化探索”为题,带领现场师生走进唢呐的音乐世界。本次讲座由参考咨询部研究馆员周向华主持,全校多名师生共同聆听。

讲座在屠伟激情澎湃的唢呐独奏《百鸟朝凤》中拉开序幕。随后,他以电影《百鸟朝凤》为引,生动讲述了唢呐在中国民间音乐中的地位与历史流变。屠伟从唢呐的起源谈起,系统梳理了它传入中国后,在不同地域与民族中融合发展,并逐渐被誉为“乐器之王”的历程。通过丰富的视频资料,他还展示了印度、伊朗、朝鲜等地唢呐的形制与演奏特色,呈现出这一乐器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多元风貌。屠伟强调,唢呐不仅是婚丧嫁娶中不可或缺的声音符号,更承载着深厚的民间情感与集体记忆。他结合多首经典曲目,深入阐释了唢呐在表达喜怒哀乐、模拟自然声响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表现力,并以自身艺术实践为例,进一步说明了唢呐在当代音乐创作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价值。

讲座尾声,周向华在总结中指出,唢呐作为一种鲜明的文化符号,其背后蕴含的民族精神与审美追求,值得新一代年轻人深入探索并积极传承。现场师生表示,这场讲座让大家深刻领略到唢呐艺术的魅力,更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字号设置
标准